SICOLAB潔凈工程檢測技術規(guī)程
一般規(guī)定
一,、潔凈工程檢測可分為常規(guī)檢測和綜合性能檢測。
二,、潔凈工程常規(guī)檢測應符合通風與空調工程檢測技術規(guī)程的規(guī)定,。
三、潔凈工程綜合性能檢測包括下列主要內容:
1 潔凈室風量,、風速、潔凈度,、壓差的檢測,;
2 高效過濾器檢漏,;
3 潔凈室溫濕度、噪聲檢測,;
4 生物潔凈室微生物的檢測,;
5 精密操作的潔凈室微振檢測;
6 電子工業(yè)潔凈室圍護結構表面導靜電性的檢測,;
7 潔凈室氣流檢測,;
8 非單向流潔凈室自凈能力檢測;
9 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
10 圍護結構滲漏檢測,;
11 潔凈室內甲醛、氨,、臭氧,、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測;
12 潔凈室分子態(tài)污染物和表面污染物的檢測,。
四,、潔凈室試運行和調試應在空態(tài)或靜態(tài)條件下進行,需要時也可與建設方(用戶)協商確定檢測狀態(tài),。試運行和調試時,,冷(熱)源系統運轉應正常,試運行時間不應少于8h,。
五,、綜合性能檢驗應在系統連續(xù)穩(wěn)定運行12h以上進行。
六,、潔凈室風量,、風速、潔凈度,、壓差,、溫濕度、噪聲的檢測應符合第3章的規(guī)定,,對于有恒溫恒濕項目的檢測應符合本規(guī)程第7章的規(guī)定,。
七、潔凈室內甲醛,、氨,、臭氧、二氧化碳濃度的檢測,,應符合國家室內空氣質量相關標準的規(guī)定,,對于潔凈室分子態(tài)污染物和表面污染物的檢測,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591的規(guī)定,。
高效過濾器掃描檢漏
一,、高效過濾器掃描檢漏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對送,、排(回)風高效空氣過濾器的現場檢漏,應采用掃描法,,采用光度計或粒子計數器在過濾器與安裝框架接觸面,、過濾器邊框與濾紙接觸面以及其全部濾芯出風面上進行。過濾器上游用于現場掃描檢漏檢測的氣溶膠可為液態(tài),,也可為固態(tài),。
2 被檢過濾器的風量宜在設計風量的80%~120%之間。
3 當高效過濾器上游大氣塵濃度低于4000粒/L,,且過濾器上游系統上可設置檢漏氣溶膠注入點時,,可采用光度計法進行檢漏。
4 粒子計數器法可適用于所有等級的潔凈場所過濾器檢漏,,適用過濾器最大穿透率可低至0. 000005%或更低,。
5 采用光度計掃描檢漏時,高效過濾器上游氣溶膠濃度宜在20mg/m3~80mg/m3,,不得低于10mg/m3,;采用粒子計數器掃描檢漏時,高效過濾器上游濃度及采樣流量應符合表1的規(guī)定,。當上游濃度達不到規(guī)定要求時,,應采用適當措施增加上游濃度。
表1粒子計數器掃描檢漏時的參數
二,、高效過濾器掃描檢漏應按下列方法進行:
1 檢漏時將采樣口放在距離被檢過濾器表面2cm~3cm處,,宜以1.5cm/s(2.83L/min)或2cm/s(28.3L/min)的速度移動,對被檢過濾器進行掃描,。
2 當上游濃度較大時可提高掃描速度,。
3 采用光度計掃描檢漏時,過濾器局部透過率不應超過0.01%,;采用粒子計數器掃描檢漏時,,粒子計數器顯示值為檢測結果。
生物潔凈室微生物檢測
一,、生物潔凈室微生物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生物潔凈室微生物檢測宜采用沉降菌法和浮游菌法,。
2 微生物的靜態(tài)或空態(tài)檢測前,應對各類表面進行擦拭消毒,,但不應對室內空氣進行熏蒸,、噴灑等消毒;動態(tài)檢測禁止對表面和空氣進行消毒,。
3 采樣點的位置應協商確定,,宜布置在有代表性的地點和氣流擾動極小的地點,在亂流潔凈室內培養(yǎng)皿不應布置在送風口正下方,,當無特殊要求時,,可在潔凈區(qū)內均勻布置,。
二、生物潔凈室微生物的檢測應按下列步驟及方法進行:
1 檢測之前,,應確保培養(yǎng)皿、采樣器等檢測設備沒有受到污染,。測試人員必須穿著無菌服,,戴口罩,頭,、手均不應 ** ,,褲管應塞在襪套內。應制定和記錄檢測計劃,,包括采樣位置,、數量、順序等,,所有培養(yǎng)皿均在底部編號,,記錄各采樣位置相對應的培養(yǎng)皿編號。
2 采用沉降法測試時,。放置培養(yǎng)皿時宜從內向外依次布置,,將帶蓋的培養(yǎng)皿放置在適當位置,拿開蓋子,,搭在皿邊上,,并使培養(yǎng)基完全暴露,過程中避免跨越已經暴露的培養(yǎng)皿,。經過沉降后,,宜從外向內依次收皿,將蓋子蓋好后倒置,,收起培養(yǎng)皿,。為防止脫水,最長沉降時間不宜超過1h,。
3 采用浮游菌測試時,,應開動真空泵,排除殘余消毒劑后,,再放入培養(yǎng)皿或培養(yǎng)基條,,置采樣口于采樣點后,開啟采樣器,、真空泵,,設定采樣時間,進行采樣,。
4 收皿后應及時放入培養(yǎng)箱培養(yǎng),,在培養(yǎng)箱外時間不宜超過2h,。當無專業(yè)標準規(guī)定時,對于檢測細菌總數,,培養(yǎng)溫度應采用35℃~37℃,,培養(yǎng)時間應為24h~48h;對于檢測真菌,,培養(yǎng)溫度應采用27℃~29℃,,培養(yǎng)時間宜為3d。對培養(yǎng)后的皿進行菌落計數時,,應采用5倍~10倍放大鏡查看,,當有2個或更多的菌落重疊時,可分辨時應以2個或多個菌落計數,。
潔凈室微振檢測
一,、潔凈室微振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室內微振的檢測應采用能滿足檢測精度要求的振動分析儀;
2 測點應選在室中心地面和有必要測定振動位置的地面上,,以及各壁板表面的中心處,。
二、潔凈室微振檢測應按下列步驟及方法進行:
1 應分別測出室內全部凈化空調設備正常運轉和停止運轉兩種情況下縱軸,、橫軸和垂直軸三個方向的振幅值,;
2 微振測試宜分階段進行,首先應進行本底環(huán)境振動測試,,再進行建筑結構振動測試,,對于精密設備儀器應首先進行安裝地點的環(huán)境振動測試,再進行精密設備儀器的微振測試,。
圍護結構表面導靜電性檢測
一,、地面、墻面和工作臺面等表面導靜電性能應采用符合精度要求的高阻計檢測,。
二,、圍護結構表面導靜電性檢測應在測試表面上選定代表區(qū)域的兩點,用導線把高阻計和圓柱形銅電極連接起來進行測量,。
潔凈室氣流檢測
一,、潔凈室氣流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不應用氣流動態(tài)數值模擬(CFD)的分析結果代替潔凈室氣流檢測;
2 氣流檢測包括氣流流型,、氣流流向,、流線平行性等,可采用絲線法或示蹤劑法(發(fā)煙等)等,,逐點觀察和記錄氣流流向,,并可用量角器測量氣流角度,也可采用照相機或攝像機等圖像處理技術進行記錄,采用熱球式風速儀或超聲三維風速儀等測量各點氣流速度,;
3 采用絲線法時可采用尼龍單絲線,、薄膜帶等輕質材料,放置在測試桿的末端,,或裝在氣流中細絲格柵上,,直接觀察出氣流的方向和因干擾引起的波動;
4 采用示蹤劑法時,,可采用去離子(DI)水,,用固態(tài)二氧化碳(干冰)或超聲波霧化器等生成直徑為0.5μm~50μm的水霧,采用四氯化鈦(TiCl4)等“酸霧”作示蹤劑時,,應確保不致對潔凈室、室內設備以及操作人員產生危害,。
二,、潔凈室氣流檢測應按下列步驟及方法進行:
1 氣流流型檢測時,對于垂直單向流潔凈室可選擇潔凈室縱,、橫剖面各一個,,以及距地面高度0.8m、1. 5m的水平面各一個,;水平單向流潔凈室可選擇縱剖面和工作區(qū)高度水平面各一個,,以及距送、回風墻面0.5m和房間中心處等3個橫剖面,。所有面上的測點間距均應為0.2m~1. 0m,。對于亂流潔凈室,應選擇通過代表性送風口中心的縱,、橫剖面和工作區(qū)高度的水平面各1個,,剖面上的測點間距應為0.2m~0.5m,水平面上的測點間距應為0.5m~1.0m,。兩個風口之間的中線上應設置測點,;
2 氣流流向檢測時,應在被測區(qū)域內前后之間設置多個測點,;
3 流線平行性檢測時,,應在每臺過濾器下設置測點。
非單向流潔凈室自凈能力檢測
一,、非單向流潔凈室自凈能力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非單向流潔凈室自凈能力檢測宜適用于ISO6級和ISO7級潔凈室,,對于更低級別的潔凈室不宜檢測;
2 自凈能力檢測可采用計算自凈時間和實測自凈時間比對的方法,,具體檢測方法應符合現行國家標準《潔凈室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GB 50591的規(guī)定,;
3 宜采用100:1自凈時間檢測法進行檢測,同時采用大氣塵或人工塵源,采用粒子計數器測試,。
二,、非單向流潔凈室自凈能力檢測應按下列步驟及方法進行:
1 將室內濃度升高到100倍的潔凈室級別上限濃度,采用塵埃粒子計數器對室內潔凈度進行間隔1min的連續(xù)檢測,,記錄達到級別上限濃度所需要的時間,;
2 自凈速率、100:1自凈時間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
一,、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宜使用目測法,、壓力衰減法和恒壓法;
2 壓力衰減法和恒壓法的壓力設定值,,應根據工程實際情況與建設方協商確定,,且不應超過圍護結構的承受能力;
3 測試過程中室內溫度應保持穩(wěn)定,。
二,、圍護結構嚴密性檢測應按下列步驟及方法進行:
1 當采用目測法時,應采用發(fā)煙管等示蹤指示劑,,在有壓潔凈室的待測位置進行氣流示蹤檢查,,觀察有無明顯的滲漏氣流;
2 當采用壓力衰減法時,,被測潔凈室內到達某一設定壓力后,,應觀察室內壓力隨時間的衰減情況,記錄壓力衰減到一半時所用的時間,;
3 當采用恒壓法時,,被測潔凈室內到達某一設定壓力后,應通過補氣或抽氣使室內壓差維持穩(wěn)定,,采用流量計讀取漏泄量,,每分鐘讀數一次,取平均值,,測試不宜超過5min,。
圍護結構防滲漏檢測
一、圍護結構防滲漏檢測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 圍護結構防滲漏測試宜采用粒子計數器和光度計,;
2 應檢查圍護結構的連接處,、各種縫隙、工藝管道穿墻處,,測試點的數目和位置宜協商確定,。
二、圍護結構防滲漏檢測應按下列步驟及方法進行:
1 應在潔凈室內,,距被測部位5cm處,,以5cm/s的速度進行掃描,,檢查滲漏情況。
2 當采用粒子計數器時,,應首先測量潔凈室外部緊鄰圍護結構或入口處的粒子濃度,,該濃度不應小于潔凈室內濃度的103倍,且不應低于3.5×106粒/m3,,當濃度小于該值時,,應采用人工塵提高濃度。對于打開的入口的防滲漏檢測,,宜采用示蹤法檢測入口處的氣流流向,。
3 當采用光度計時,宜在潔凈室圍護結構外側發(fā)人工塵,,其濃度應超過光度計在0.1%設置時的滿量程,,對于打開的入口的防滲漏檢測,應采用光度計測量門內側0.3m~1.0m處的微粒濃度,。